2004年首期高山向导考试就在阿妣山进行,当时发现这座山是如此的美丽动人,就决心一定要来尝试攀登一下,05年过年期间,原打算进行一次侦查攀登活动,后来因为队员普遍不堪所以放弃。05年3月四姑娘山游人接待中心李淼和杭州的牦牛进行了为期一周时间的侦查攀登,得到了较为珍贵的阿妣山资料,因此在得到资料后决定5月1日前往攀登。

山峰攀登路线和类型

阿妣山属于技术性的具有现代冰川的冰岩混合山峰,高度5700米偏下,从4000米开始积雪,3900米-4300米依次过渡为常绿针叶森林,灌木地植被坡地,高山草甸间生的岩石地带,积雪苔藓地貌特征,4300以上积雪(春秋冬季)夏季积雪带上抬至4700米,夏季为荒漠带比较好走。4800米-5100米现代冰川地貌,以上坡度平均45度偏上,中间小台地不算,5100米至5700米偏下为岩石主体金字塔山峰,岩石表面积雪有降雪和气温决定,顶峰西北脊有较厚的不变化冰川。

山峰路线构成和危险因素

1、最后营地为止的整个登山路线可分为:树林带,低植被坡地,岩石带,雪壁带。其中雪壁带垂直高差大,连续的40度前后雪壁。该路段在一定情况下很容易发生雪崩。事实上,该路段这次有雪崩发生(我们下降位置的右侧)。连续的雪壁攀登是5200m以上岩石路线(或混合路线)之外该山峰攀登的另外一个难点或技术要点。如果雪壁路线的雪况转变为冰雪路线,结组是必须的(我们这次没有)。如此整个速度可能会因为交替保护,保护站的设置耽误很多时间。

2、如果有大雪,如今年五月的情况,5200m以上的雪槽(或岩沟)路线的底部是受到雪崩威胁的危险地段。雪槽(岩沟)上部的积雪很容易发生点状雪崩或流雪冲击,威胁起攀点。

3、5200m之上的详细情况不清,但从最后营地观察,岩雪冰的混合路线是几乎整个路线的特征。进入山脊路段后,估计风力会很大,保护技术,结组技术很重要。 总之,5200m之上的岩石路线以外,这次的整个攀登路线也是很好的训练。感觉可能雪壁路线需要的雪锥还是很需要的。该山的最大困难可能还是雪壁路线和上部的岩石混合路线。 以后再去!

阿妣山各季节的降雪情况和不同角度的路线照片

四姑娘山的双桥沟,一般人会从这样的旅游习惯角度来称谓,我觉得应该从邛崃山脉的地理概念来考虑双桥沟更为合适,从日隆镇出发开车也要15分钟时间才能到达双桥沟的沟口,车沿着巴郎山下来就可以发现日隆镇的地域狭促,小镇人口只不过在近几年的时间内扩大到了600人,这仅仅是日隆镇属下长坪村的人口数量,近几年的旅游开发使得长坪村的长坪沟和海子沟的名气和经济指数大增,特别是长坪村的有钱在当地人和外地人眼中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仅一条支系山脉相隔的双桥沟却是一条默默无名的旅游景点了。 双桥沟沟口已经健好了漂亮的门票站,门票和旅游观光车票价格真的是不菲,当天5月1日天气也不是很好,但是游客非常多,长长排队等客的旅游观光车都是丰田好车,我们一行5人的登山包等等近10件,每件都很沉,买好票等候上车,刚到近3000米的海拔,又折腾为了上车,大家都出现了不同的头重脚轻,轻微的反映出现。

王幺妹家住在近双桥沟不远的五色山景点附近,其实也就是双桥村的位置,整个双桥村分散在近30公里的双桥沟里和山坡上,有近400人左右,整个双桥沟都仰赖着双桥沟景区公路的便利交通来获得旅游的经济收入。

今天天气很差,云很低,周围的所谓的景点,美丽的山峰都在厚重的云层中,可悲的是游客花了近160元当天往返30公里的双桥沟公路,今天是什么都不能看到的了。得知我们是要住下来,都不是非常相信,只感叹他们已经在外面日隆镇安排好了宾馆食宿。

王幺妹是一个抽烟很凶的中年人,极其热情的欢迎我们的到来,由于双桥沟修路,他的好多房间已经作为修路临时指挥部和办公室了。还好提前联系,我们的房间还在。

5月1日傍晚海拔3200米,天气阴有雨,云层厚重
晚饭,比较油腻,晚饭后背工也来了,重新分好分量和背包,大家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症状,我个人只是觉得腹肠胀气罢了。
只是担心明天的天气,没有见到天气好转的迹象,包括气压等数据都不好。
肚子不好,怀疑是晚饭太油腻了,大家的情绪因此受到影响。
(右图 草甸过渡到岩石地带)

5月2日早6:00,天气阴雨,云层比昨天更加的低了
昨晚上没有睡好,胀气的利害,大家还是出现腹泻的症状。早饭还是勉强吃了两个未全发好白面馍,喝了两碗稀饭。背工已经来了,将背包装车,他们开摩托车到出发的公路边,王幺妹的小破车再一次出发了。不到30分钟到达了阿妣山脚下的公路边,雪已经覆盖了公路下面的森林,今天是个极坏的天气,我们的目标是4700米的营地。9:30分到达出发路口海拔3700米,费力的一天就要开始了,可怜我肚子开始闹了,公路边的第一次痛快拉稀,希望也是最后一次。

从公路开始走完森林,1小时内走完了,然后全程坡度在45度的灌木和地衣植物带中间上行,由于上行危险性感觉低了很多,轻微的积雪使地衣显得更加湿滑,走完灌木丛我已经拉稀4次了,不过我还是有闲情不停的拍照片,接近4200米,坡度更加陡峻了,背工建议我们走积雪的岩石地带,处于安全的考虑我们右绕积雪岩石根部上行,没膝的深雪确实缓解了跌落的危险,不过出现的连续的攀登岩石和冰雪的混合地形反而使我们精神振奋,而且这时大雪正在纷飞下。我们走了比较直的路线上到了积雪深厚的4200米坡上,背工们还在远处下方绕呢。每一步的没膝确实让体力付出巨大,不过可以发现,经过了攀登路线的尝试后,大家的精神亢奋多了,等待背工上来,有几个没有眼镜可不行,把备用的眼镜取出来给背工们使用,等待过程中天气有些许好转了,阳光从云层空隙中照射下来,温暖立刻遍布全身。(上图 大雪中的背工)

大家在过难点过程中的亢奋还保留着,正好轮流开路踩雪,学习踩雪的走步方法是必要的,今后的几天都可以从中借鉴经验。反复的踩路夯实,我们终于靠近了4700米的地方,天气的变坏使体力和精神面貌又一次进入低谷,最后一段只能由我来奋力完成,坏天气的光线下对雪面坡度的判断几乎为零,白色的坡度几乎分辨不出有线条和做出有利的迂回路线,只能依靠踩雪后的感觉判断路线的陡度。啊,终于到达了4700米的平台,这时候已经快晚上7:00点,还有半小时天就黑了。

平整雪地,可惜大家还没有缓过精神,到达了4000米以上而且是陡峭的爬升以后,每个工作时间都要以30分钟来计算,平整用了近30分钟,搭建三顶帐篷用了近1个半小时,钻入帐篷整理睡袋等等用了近30分钟,然后就没有力气准备食品和烧开水了,而且光是从食品驼包中取出就已经没有力气完成了,因为还要进出帐篷好几次,一旦坐拥在打开的睡袋中就再也不要动了。最后一个整理完营地后,我就开始做饭了,不停的烧水,补充一天的劳累和脱水,很晚才睡。
降雪一晚。

5月3日,多云间晴,积雪深厚
晚上大伙都没有睡好,空气潮湿,呼吸不爽,帐篷底部积水严重。
早饭不吃可不行,还是勉强下咽,帐篷被积雪半覆盖淹没状态,清理帐篷积雪用了较长的时间,由于天气不好,今天就打算搬运工具绳索前往1号营地,看大家穿戴器材,用了近一个小时,早上10点左右才出发,雪地很松软,表层积雪有近7公分厚度,可以直接用手抓起。再一次陡坡考验,营地前的陡坡有近50度,岩石上覆盖着雪,穿着冰爪利用雪的阻挡可以比较放心的踩在岩石上,安全起见还是整个坡度打了50米的固定绳子。跟进的人拆除。
天气反复,时云时雪,坡度始终保持在45度以上,下午14点我们才到达4900米的地方,挖了雪坑将携带的所有器材放在坑里,下撤。
短短的200米坡度我们用了一天时间,好难受的一天。(上图 雪壁攀登路线和坡度)
晚上又下了雪,鬼天气。

5月4日,多云间晴,积雪深厚
早上起来穿戴又花了不少的时间,今天有两个人不上了,其中有个来自成都的刘旻旻,他的脸部晒伤严重。
我们三个人带了一顶帐篷上1号营地,看天气然后伺机攀登。
背工给我们背上了帐篷和炊事工具,我们每个人携带了自己的睡袋,昨天已将大量的重物资送上了4900米,所以今天我们走的很顺利,用了2小时我们就到了4900米,从新打包工具绳索,当然背工是主要的背负者。下午2点到达雪崩多发地点,整个坡度都是45度,雪崩区域明显,被迫在较缓地点扎营,背工下撤。
时间尚早,我个人将绳子整理完毕后有运送到5100米,以备明天登顶准备,下午6点下撤5000米1号营地。(上图 雪壁路线的坡度)
大家情况不太好,胃口和体能已经接近极限了,看明天天气和身体情况考虑上还是下撤,晚上的降雪好猛,风暴肆虐,我们的营地处理的不错,防风措施完善,就是晚上的打雷使人异常害怕雪崩。
看来这一晚的睡眠又不是非常安逸的。

5月5日,多云间晴,积雪深厚
早上有阳光,好温暖,大家起来后讨论,由于都已经力不从心,决定放弃,三人表决2人放弃,决定下撤,尽快恢复体力下撤,以免夜长梦多。
整理和拆除营地用了很长时间,昨天的脚印和路已经被新雪掩盖,重新开路下撤。
到达本营时大家还没有起来,这么好的阳光浪费了多可惜,安排背工上1号营地将物资运送下撤,趁空隙曝晒潮湿的装备器材。
整理营地至12:00,全部下撤,上山容易下山难,第一天上来的岩石地点不得不修路下降,下午4点全体到达了公路上。
好干净的水泥公路,等待车来接我们。
(右上图 1号营地位置)
(右下图 1号营地下方的雪壁路线)

攀登资源分析:

在此感谢:
李淼,四姑娘山游人接待中心职员,侦查后的一手资料提供和交通接待上的帮助。
王幺妹,热情的款待(尽管吃了拉肚子的一餐饭)
老胡(背工领导),不声不响完成背负工作,给我们帮助很多
王金贵(背工)
冰石酒吧,提供便利使我们的物资能够很快到达本营
唐超,成都中国山户外店,以极快的速度给我们提供备用燃料和物资
刃脊公司老马提供的详细地图。

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提供了国内爱好者多种攀登风格的登山天堂之地,我称之为......
Mountain
版权所有,请勿转载
© Copyright 2000-2021 Gviewchina.com (Beijing)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 Created and Maintained by Bince
旗云探险 - 阿妣山登山报告